首页 | 视频 | 图库 | 登记 | FTP | 起名 | QQ | 论坛 | 
 · 姓氏渊源 · 姓氏族谱 · 高氏文化 · 研究会 · 名人传记 · 姓氏特征 · 高氏企业 · 大事记 · 论坛 

大宋国家坚柱石 身威显赫高家将

发布时间:2013/11/29 13:16:58 被阅览数: 7745 次 来源: 高忠诚
宋代是高姓的—个新的辉煌时期,此阶段登上历史舞台的第一个显赫人物是民间广泛传颂的开国元勋、渤海郡王高怀德。继高怀德之后,崛起了同样出自于幽燕地区、同样荣显于整个宋代的另—支高姓武将世家——高琼家族。高琼家族成为渤海高后裔中最为显赫的代表,捍卫大宋江山中最为坚强的柱石。
高怀德(926-982年),字藏用。史称真定(治今河北正定)常山人。武将世家,自古以来称“高家将”。高怀德生性忠厚豁达,武勇过人。其父高行周历仕后晋后汉后周。当高行周任职延潞二镇、留守洛阳、节制宋亳之时,怀德均在帐下担任牙将。后晋开运初(公元944年),辽兵骚扰边境,后晋任用高行周为北面行军都部署。当时,高怀德刚满18岁,跟父从征。行军到戚城(今河南濮阳县北)被辽军重围,援兵迟迟不到,情形十分危急。高怀德左右开弓,纵横冲杀,无人能够抵挡,终于保护父亲冲出重围,因功被授予罗州刺史。当高行周改镇郓州时,怀德改任集州刺史,又任信州刺史,随其父镇守宋州。后晋末,契丹向南侵扰,高行周担任邢赵路都部署,率军抵御,高怀德留守睢阳。后晋北面行营招讨使杜重威投降契丹后,洛阳以东各州盗匪四起,高怀德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乱军始终不敢攻入。后汉初期,高行周先后镇守魏博、天平,高怀德则担任忠州刺史。。
高行周去世后,后周任命高怀德为东西班都指挥使、吉州刺史,后改任铁骑都指挥使。太原刘崇兴兵侵扰时,后周世宗亲自征讨,高怀德担任先锋都虞侯,获胜后因功升任铁骑右厢都指挥使、果州团练。后随世宗征伐淮南,任庐州行府知事、招安使,庐州城下一战,杀敌七百余,随后升任龙捷左厢都指挥使、岳州防御史,受赐骏马七匹。
南唐将领刘仁瞻、舒元分别据守寿春、紫金山,结成连营,抗御周军。高怀德受命率数十名亲军乘夜渡过淮河,天明时敌军才发觉。高怀德以少敌众,擒获敌方一名副将返回,将敌方形势侦察得一清二楚。又一天,高怀德单骑冲入敌阵,夺得敌将兵器回来。世宗恰在观阵,当即召怀德进帐慰劳,并允许怀德使用节钺仪仗。世宗北征契丹,命高怀德和韩通率兵先进抵沧州,一举攻占关南和瓦桥关。恭帝即位后,提升高怀德为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宁江军节度使,又升任北面行营马军都指挥使。
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拥立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史称宋太祖。太祖即位,任命高怀德为义成军节度使,拜殿前副都点检、武信军节度使、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镇守滑州,娶宋太祖之妹燕国长公主,加封驸马都尉。又受命与石守信平息上党李筠叛乱,因功升忠武军节度使。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改任归德军节度使,开宝六年(公元973年)秋,加封同平章事宋太宗继位,加兼侍中、检校太师。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随帝出征太原,改镇曹州,封冀国公。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 年)改武胜军节度使,是年七月去世。追赠中书令,追封渤海郡王,谥武穆。古代姓氏书和民间高氏族谱多尊高怀德为高姓宋初始祖。
高怀德之父高行周,高行周之父“白马银枪”高思继。高行周之子高怀德、高怀亮,亦是子承父志,作战勇猛,为北宋开国功臣。高怀德之子高处恭(高君保)为右监门卫大将军。
高怀德家族是典型的武将世家。高怀德之父高行周,字尚质,妨州(治今河北怀来东南)人氏,世代为怀戎县(妨州州治)守边将领。行周于五代时期唐、晋、汉、周4朝为将,后汉后周两代封王。行周之堂兄行硅为后唐节度,追封太尉
高行周之父高思继,后唐妫州(今山东滨州)人,四季拳创始人,五代十国第一名枪,人称“白马银枪”。高家枪威震天下高思继和高思纶、高思降三兄弟皆以武勇称雄北方边疆。高行周继承了祖上的高家枪,英勇无敌,出道后为替父报仇,大战时称也是第一枪的王彦章五十回合,不分胜负。白马银枪高思继教给杨信之子杨衮枪法。有人说,“杨家将”的武艺是“高家将”给传授的。杨衮以后在北汉王刘知远手下为官,与高行周结为叔侄兄弟共同抗辽,在宋朝建立后,投靠了大宋,干了一翻轰轰烈烈的保家卫国,抗击外敌的大事,形成了两宋时期的高家将和杨家将。高思继之父高顺励,世为妫州怀戎太守。高顺励父高文举,高文举父高定,高定父高郢,高郢父高伯祥,高伯祥父高质,高质父高卿。
由《新唐书·宰相世系》可推算出高怀德七世祖高郢为高姓始祖、春秋姜齐上卿高傒47世孙,渤海高始祖、东汉渤海太守高洪23世孙,据此,高怀德应为高傒53世孙、高洪29世孙。
高琼家族,是在北宋时期最有名的一支在抗辽夏金战争中前赴后继、功勋卓著的“高家将”中,继高怀德之后,同样荣显于整个宋代的又—支高姓武将世家。高琼家族成为渤海高后裔中最为显赫的代表。以高琼家族为代表的“高家将”成为保卫国家最为的坚强柱石。
代表人物是在“澶渊之役”建立殊勋的武烈王高琼。家族五代七人封王,七代三十余人为将,还出了一位史称“女中尧舜”的皇后。
高琼(935~1006),北宋大将。字宝臣,蒙城(今属安徽)人。出自渤海高氏,高琼为姜子牙姜太公的五十四世孙,高傒四十三世孙。高琼历仕太宗龙直指挥使、保大军节度、检校太尉、忠武军节度。屡立战功,不识字而晓达军政。
高琼武将世家,祖居燕,五世祖高仲武,字达夫,任右班殿直、忠州刺史。据《萧山谱》记载:曾任丹丘尉,后出任彭蜀二州刺史,又转沧浪州。后因五世孙高琼显贵,1063年被宋廷赠刑部侍郎。有一子:高冕。
高琼四世祖高冕,字公辨,唐天佑年间(904—907年)进士,官至都转运使中尉,后追赠中书令。有一子:高霸。
高琼祖父高霸,字国希,任四川都统令,后返回故乡幽州。因其被燕赵百姓爱戴,被追赠尚书令、密国公。有二子:高乾、高坤。
高琼父亲高乾,字元均,乐善好施,胸襟开阔。先被安置在濠州,后携带家眷投向北宋赵匡胤的都城汴京,被授予中门使等官职,并赐予毫州蒙城的田地,因而之孙被称为蒙城人。喜好诗赋,著有乐府三百首。后追赠尚书令、冀国公。有三子:高琼、高瑶、高玖。
高琼勇猛威武,少年时即离家从军。先在后周王审琦部下为将,周显德五年(958年),从征南唐立过战功。宋初,任禁军武卫将官,受到宋太祖的赏识。太宗继位,升任御龙直指挥使。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历任天武都指挥使、西州刺史、马步军都军头、蓟州剌史、楼船战棹都指挥使。雍熙三年(986年),宋军五路北伐,他任第五路总指挥,率领楼船水师,自沧州出海,北攻平州(今卢龙县),连克秦皇岛、锦州等地。端拱元年至真宗咸平二年(999年),任并、代二州都部署元帅,镇守雁门、宁武、偏头三关。
咸平二年冬,辽兵入侵,真宗命马步军都虞候傅潜统兵8万迎敌。傅怯战溃退,辽兵长驱直下。真宗急诏高琼代傅潜为帅,高琼其时已年逾花甲,每战仍身先士卒,依靠杨延昭等名将,在王溢津、淤口、瓦桥三关,连战皆捷。不到一月,全线获胜。战后,加授检校太尉、忠武军节度使,调京师任殿前都指挥使。
景德元年(1004年)冬,辽萧太后率精兵20万,再次南侵,直抵澶州(今河南濮阳市)北城,朝野震惊。真宗召集群臣议策,有的主张南迁,有的主张西逃。宰相寇准力排众议,请真宗亲征。真宗畏敌,朝议难决。寇准出殿遇高琼,言明此事,高琼说:“国家临危,理当效死!”随同寇准上殿见真宗。高琼慷慨陈词:“宰相主战,实乃良谋。若避敌迁都,就一定会军心动摇。望陛下亲征,重振军威,一定能大败辽师。老臣虽年近古稀,愿效力死战”。促真宗下定亲征的决心。
真宗起驾后,高、寇二人不离左右,适时进谏,坚定真宗抗敌的信心。到了澶州南城,探马飞报辽军势盛。真宗惧敌,不想前进。高琼劝道:“陛下若不渡河,难定军心,请火速进军!”佥书枢密院事冯拯大声斥责:“太尉无理!”高琼亦怒声大喝:“你能赋诗退敌?”冯不敢回答。高琼遂拥辇而行。到达黄河浮桥,真宗又想停留,高琼急令驭辇武士飞马前进,直抵澶州北城,请真宗全副仪仗登上城楼。城外宋军见皇帝亲征,都高呼“万岁”,军威大振。高琼立即率军进击,杀死辽国先锋萧达揽,大破辽军,迫辽罢兵,订立和约。《宋史》称:“真宗澶渊之役,高琼之功亦盛矣!”
高琼不识字,但他经常告诫他的儿子:“你们不要依仗父辈的功绩作荫庇,而要勤奋读书,以求得个人的出路。”景德三年(1006年),高琼病逝,追赠侍中、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追封卫国武烈王,归葬故里双锁山西南麓。
高琼不识字,然而通晓军政大事,常常自己谋划决策,很少和副将商议。高琼善于教育后代:14个儿子都饱读诗书,多数文武双全。其中最著名的是继勋、继宣。整个宋代,高琼家族繁盛,人才辈出。据宋神宗熙宁年间(公元1068——1077年)宰相王王珪受命撰写的《二王碑》记载,当时武烈王高琼后裔已有儿子14人(当时均已去世),女儿12人,孙遵度等63人,曾孙士先等145人,玄孙公庠等71人,来孙世祚等13人。而且都以各种各样的官员身份散处于各类官署中。其中高继勋和高继宣最为有名。
高继勋,字绍先,高琼长子。据王《二王碑》载,高继勋生“亳之阳谷(今安徽省蒙城、涡阳两县交界处)”,雍熙三年(986年)恩荫补右班殿直,守卫金殿。太宗见其高大魁伟,相貌不凡,就问他的身世,得知是高琼之子,遂升之为内殿崇班。咸平三年(1000年),王均据益州(治今四川成都)叛,高继勋以崇仪副使身份任益州兵马都监,负责西川诸州军巡检公事,协同招安使雷有终作战,每战必胜,人称“神将”。叛乱平定后,高继勋因功迁崇仪使、绵汉剑门路都巡检使,成为当时的优秀将领之一。景德元年(1004年)开始守北边御辽,数次以少胜多,立下战功,次年转任荣州刺史、麟府二州钤辖。仁宗(1023—1064年在位)即位,高继勋知雄州,升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连州防御使。天圣十年(1032年)授马军副都指挥使、保顺军节度使。最后终于建雄节度使、滑州知州。景三年(1036年)卒,享年78岁。后又追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追封康王,谥号“穆武”。继勋生六子:遵度,西京左藏库副使、庆州团练使;遵范,右侍禁阁门祗候、宣徽北院使;遵甫,北作坊副使;遵约;遵宪,供备库副使;遵楫。
高继宣,字舜举,高琼第六子。自少喜好读书习武,初因出身勋贵而补西头供奉官,负责惠民河巡督漕运,政绩显著又升豳州兵马都监。真宗乾兴时(1022年),高继宣以内殿崇班的身份任益州都监,有政绩,历迁保州、渭州、雄州知州。不久,西夏攻宋,朝廷升高继宣为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恩州团练使,反击西夏,数立战功,得到朝廷嘉奖。后终于眉州防御使。他有五个儿子:遵孟、遵殷、遵承、遵平、遵寿,均出任不同官职。
高琼其他十二个儿子的情况是:高继忠,四方官使;高继密,内殿承制、赠左殿监门卫士;高继伦四头供奉官;高继和,右武卫士将军;高继宣,天武棒日西厢都指挥使;高继隆,建宁节度使;高继先,加州刺史、宁都君;高继荀,右侍禁商州守無徵关察都使;高继芮,忠州刺史;高继颙(念永),左侍禁;高继豊,昌都刺史;高继敏,内殿承制;高继昌,西头供奉、皇城使。
高琼以下孙子辈:高尊度,西京左藏使;高尊甫宁武节度使、封陈王尊奭,内殿承;高尊颜,右卫将军;高尊逸,供备库付使;高尊礼,内殿承直;高尊教,金吾卫士将军;高尊穆,朝请大夫;高遵一,金吾卫士将军;高尊制,骏骑将军;高尊易,江东转运使;高尊迪,威州团练使。
高琼曾孙辈:高士先,内殿崇班;高士尧,左颁卫将军;高士安,左藏库使;高士林内殿承、赠晋安郡王;高士衡,东头泰官;高士吉,武德大将军;高士民左屯卫将军;高士喜,左藏付使;高士广,中奉大夫;高士说,朝奉大夫,高士辨,左侍禁;高士舜,朝请大夫;高士求,武明大夫;高士兖,礼部郎中;高士端,安宅使;高士晞江东转运使;高士翱,威州练使;高士吉任代州刺史。
家族的继续发展与全面兴盛只经两代人,高琼家族即颇具规模,到第三、四代,高琼家族就进入了全面兴盛的时期,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高遵裕和高太后。
高遵裕,字公绰,其父为高琼次子高继忠。《萧山谱·行传》。初任供备库副使、镇戎军驻泊都监。治平四年(1067年)英宗(1064—1067年在位)去世,高遵裕衔命去西夏报丧,力斥西夏的无礼作为,不辱使命,维护了大国尊严,归国后受到神宗的嘉许,升掌管保安军。熙宁初(1068年)高遵裕以秦凤路沿边安抚副使的身份与西夏作战,开始率领部署独当一面的军旅生涯,因有识有勇,战功卓著,屡得升迁,奉朝廷命专门负责洮、岷、叠、岩诸州尚未归附的羌人事务,后又改任岷州刺史,成为朝廷倚重的将官。元丰四年(1081年),高遵裕以庆州知州指挥本部兵马,会同其他各路军队讨伐西夏,宋军节节胜利,完全掌握了战场上的主动权,但在灵州(治今宁夏灵武县西南)决战时,因配合不当,导致宋军大败,高遵裕被贬为郢州团练副使。哲宗(1086—1101年在位)即位后,高遵裕任右屯卫将军。不久辞世,享年60岁。
高遵裕文武双全,功高官显,推进了高琼家族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声望的向前发展。
高琼的女性后裔中,最突出的是英宗宣仁圣烈皇后。高皇后的父亲是高遵甫,即高继勋第三子。由于高太后的英明贤德,廉洁自奉,处事公正,秉公执法,在她垂帘听政三朝的9年中,朝廷政务清明,国家形势稳定,她因此也被称为“女中尧舜”。
“高家将”有许多保家卫国的著名战例,像高琼征伐潭州、高琼长子高继勋率领“高家军”攻坚益州之战、智取寒光岭、平叛灵州城这些著名战例,都有许多感人至深、非常动人的传世故事。可惜,这些战绩故事,都被后人一一湮灭。造成“高家将”有实绩历史,却无历史记载,无人歌功颂德,实在无法向我们的民族英雄进行交代!?历史上曾经叱咤风云,风光一时的“高家将”突然贬声无迹了,实在有失公允。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高琼征伐潭州和高继勋率领高家军智取“寒光岭之战”, 都是在战争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都是非常有纪念意义的丰功伟绩,值得歌功颂德,值得继承发扬。
到北宋末年,家族中历代功勋卓著、冠缨不绝,可谓常盛不衰。例如高琼五世孙世英、世杰、世则等,在徽宗朝就相当活跃,其中世则最为突出。高世则,字仲贻,因通晓经书典籍任内殿承制、康州防御使,掌西上阁门事。宣和末年(1125年),负责接待金国使节,表现出卓越的外交才干,从此成为北宋的重要外交官之一,深得徽宗(1101—1125年在位)倚重。
靖康之变”后,高琼家族离析开来。高世则任行营副使,参赞军务。始终在高宗身边护卫,其家庭成员共二百余人也随之南渡,另有数百人陷落中原。迁至江南的这部分仍继承了先辈的传统,产生一批文武人才,成为江南望族。
高琼家族门风尚武,自5世祖仲武始,世代任武职。祖父高霸为燕赵豪杰,任四川行营都统。高琼之弟高瑶官居团练使。自高琼起,七代为将:枢密副使1人、节度使5人、指挥使5人、团练使3人、防御使1人、提举1人、兵马钤辖2人,还有任殿直、侍禁、内殿崇班、内殿供奉、内殿承制,閤门使等侍御武官15人;五代七人封王,还有一位被誉为“女中尧舜”的皇后。家族成员屡在抗辽、夏、金战争中建立功勋,其家世之显赫,武功之卓著,实可胜过名传天下的杨家将,称作“高家将”殊不为过。然而一向无人论及。究其原因有二:其一,杨家将其实是作为同类英雄家族的典型代表而受到传颂。其二,杨家将是悲剧英雄,其事迹、精神更具震撼力、感染力;“高家将”世代荣显,其事迹稍逊起伏跌宕的“戏剧性”。追述这一段几经被湮没的辉煌历史,对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十分必要和非常有意义的
高氏家族兵多将广,也可称为“高家军”。在当时“高家军”与以杨继业为首的“杨家将”,是相提并论的两支民族精英。“杨家将”主要是将门英绩,“高家军”主要是一个家族群体功业。当时,“高家军”一部分是北宋高怀德的弟子兵。因为高怀德去世较早,高怀德拜托高琼引领,合称“高家军”。当时,“高家军”兵多将广,一直镇守西北边陲,是捍卫北宋江山中最坚强的柱石。
杭州武林门,临安五王祠。宋室南渡后,宋高宗褒录高氏家族,除高皇后曾祖父高琼、祖父高继勋和父亲高遵甫早在北宋已先后被追封为烈武魏王、康王和楚王外,又追封其弟高士林为普安郡王、堂弟高士逊为武安郡王,其侄高公绘为咸宁郡王、高公纪为新兴郡王。建炎年间(公元ll271130),宋高宗下诏在杭州武林门内建高氏“五王桐祠”,专祀武烈王高琼、康王高继勋、楚王高遵甫、普安郡王高士林、新兴郡王高公纪一门五代。绍兴初(公元1131),在山阴县西梅花山白达湾建分祠。乾道二年(公元1166)二月,提举浙东高敏信顺从民意,祭祀五王。井附祀少保忠节公高世则。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上两条同类新闻
  • 隋唐五代高家将 文武齐飞显雄风
  • 捍卫汉魏南北朝 威震四方高家将
  • 【字体: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高家QQ群
    姓氏渊源
    追本渊源 姓氏情结
    迁徙分布 古今支系
    姓氏族谱
    家支世系 辈分排行
    一统族谱 族谱大全
    高氏文化
    高氏文字 风俗习惯
    墓志颂文 高氏语言
    高氏婚姻 氏族节日
    | 关于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刊登 | 网站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本站顾问:QQ365079724 645019659 站长:QQ153750601 手机:013952237076
    版权所有 2005-2008 高氏家谱网(GSJP.NET) 效果 1024×786
    Copyright 2006-2008 WWW.GSJ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QQ群:11575194(满) (2):25216848(满) (3):27261498(满)
    QQ群(4):29809373(满) (5):29808828
    苏ICP备060397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