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姓氏渊源  姓氏族谱  高氏文化  研究会    大事记    更多
 高氏世系
               高氏世系
(高路加《高姓群体的历史与传统》(1997)“高氏世系”2006修订版)
朝代
纪年
世代
直系
旁系
备注
 
 
春秋
 
 
 
齐国
 
 
 
前68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敬仲(高傒)
庄子(虎)
倾子
宣子(固)
厚、无咎
止(厚子);弱(咎子
鱼; 发?齮?
弓区;无丕?
-
-
-
-
昭子(张)
良夫(张子)
子羔(柴)
齐桓公上卿
-
-
-
-
止奔燕
-
张迁鲁
-
柴迁卫
 
 
战国
 
 
 11
 12
 13
 14
赫; 赭
宽; 穹
 
 
 
 
-
-
-
-
宋楚
 
 15
峻、量; 岩
 
量迁宋、楚
 
 16
奉名(量子)
 
-
 
 
 
 
 
 
 
 
 
 
 
 
-
-
-
-
-
-
-
-
公元207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不疑、不识
兴(不疑子)
 
 
 
 
 
 
 
 
-
-
-
-
-
-
-
-
渤海郡一世
曹魏
 
 
 31
32
 
 
西晋
 
 
 33
 34
约、乂、隐、汉
 
 
后燕
 
 
 35
36
展、敬、泰
 
 
 
 
-
-
-
547卒
 37
 38
 39
 40
树生、翻
欢、琛;岳(翻子)
-
 
-
允宰相
-
欢渤海王
 
 41
洋(欢子;劢(岳子
 
洋北齐帝
 
 
 
 
 
 
 
 
647卒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士廉(劢子)
履行、真行
瑾;  峻(真行子)
迁;  炯(峻子)
子羽;彪(炯子)
曙;集(彪子)
元裕、允诚(集子)
璩;殷(允诚子)
济、汶(殷子)
季辅
智周(非直系)
畿 (非直系)
简(畿子);卿;崇文
---------------质(卿子)
骈文孙;伯祥(质子)
岳;铢;郢(伯祥子)
登;文举、定(郢子)
仲武;顺励(文举子)
皆为宰相
智周宰相
-
崇文南平郡王
骈渤海郡王
郢宰相
璩宰相
-
 
五代
 
 
 
 
 51
 52
53
冕(仲武子)
思祥、思继(顺励子)
行珪;行周(思继子)
文玉;怀德(行周子)
-
-
渤海郡王
 
 
 
 
1006卒
-
-
-
-
1144卒
 54
 55
 56
 57
 58
 59
继勋
遵甫
士林
公纪
世则 (温州)
处恭、处俊(怀德子)
永能;廷赞(处恭子)
世亮;双印(廷赞子)
昌裔(世亮子)
-
琼卫王
勋康王
甫楚王
林普安郡王
纪新兴郡王
迁高家堰
 
 
 
1089生
-
1213卒
 60
 61
 62
 63
 64
千之
子蕃(山阴)
道寿(前梅里)
广元、广泰(高家坞)
文谅(广元子)
-
-
-
-
秉忠(怀德后裔)
-
-
-
-
迁金陵
 
 
 
65
66
67
思颜
允宁
大有(东瓜沥)
尚志
栋、标
獬、豸、冠
 
 
 
 
 
 
 
 
 
 
1370
1385
-
1447
-
1494生
1534生
1464生
1586生
1613生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明三;明二(冠子)
崘;峦
廷;澍
辉;昌宗
玘;伯时
灌;浦
镐;子芳
守真;岑
士登;尚臣
象观;大寿
-
迁扬州南门
-
-
-
-
-
守裕迁长江沙洲
象观迁裕民
 
 
 
 
 
1648生
1697生
1736生
1759生
 78
 79
80
 81
 82
 83
 84
 
一俸;士秀
永锡;儒明
必政;兆奎
如意;启六
------  家中
厚培;祥伦
      连源(祥伦子)
俸江都知县
 
 
 
 
 
-
1896生
85
86
 
徵祥(连源子)
长庆;国福(徵祥子)
-
1915生
民国
1925生
 87
 
发鼐;瑞兴
1935生
共和国
 
 
88
 
 
其英;履寿
-
 
说明:1、此表由高路加直接根据《春秋左传集解》、《史记•齐太公世家》、《北齐书》、《新唐书•宰相世系》、《萧山东瓜沥高氏家谱•原系图》、《维扬裕民洲高氏族谱》等史料经过考证制定。
      2.其中明二至履寿世系由王千里查阅哈师《维扬谱》后提供。
3.“、”表示亲兄弟。“;”表示非亲兄弟。

                                                       2006年6月12日修订

关于《高氏世系》的重要说明

我制订于1997年,修订于2006年的《高氏世系》,和其他一些材料有若干不同之处。现予以说明。

1  某些材料例如《萧山东瓜沥高氏家谱·原系图》里在高倾子之后列入子成、子工、子车。这是误会。

据《春秋左传集解》,子成(名固)、子工(名铸)均为齐顷公无野之子,而非高倾子之子。子车(名捷)则是齐顷公之孙。拙著《高姓群体的历史与传统》(199722页交代得很清楚。

2  据《春秋左传集解》,高止(子容)一说为高厚之子,一说为高厚之孙。没有提子丽。《萧山东瓜沥高氏家谱·原系图》把高止列为高厚之子;《新唐书·宰相世系》把高止列为高厚之孙,高子丽之子。我在1997年制订的《高氏世系》里采用新《唐书·宰相世系》的说法,但2006年修订的《高氏世系》里改为采用《萧山东瓜沥高氏家谱·原系图》的说法。

3  据《春秋左传集解》,高酀是敬仲(高傒)的曾孙或玄孙。我根据高酀和高竖(7世)同时活动的事实,把他列为高傒的玄孙(5世)而不是曾孙(4世)(见拙著22页)。如果增加子丽,高竖就成了8,和高酀(5)相差太远,于情理不合.

4  《萧山东瓜沥高氏家谱·原系图》里,弓区(一个字)和是父子。我采用此说。但有些人把弓区臧当做一个人。我认为是以讹传讹。

5  在我的1997年版《高氏世系》里,漏掉高洪上一代的高晖。2006年修订版据《萧山东瓜沥高氏家谱·原系图》补上。但由于又去掉子丽,故高洪为高傒25世孙不变。

6  在《高氏世系》里,是父子关系还是只是辈分关系,要注意区分开,不要混淆。

希望今后以我发布在高氏家谱网论坛上的《高氏世系》2006年修订版为准。这是本人直接根据原始材料经过仔细考证建立起的一个体系。如发现新材料,再予以修订或补充。

                                                                                                                          高路加    2006822